老人听完解释没有丝毫缓和的气势,却在这段互动后自然化解,相信了他们的确是好人。
“你们刚才说小昭去哪儿了?”老人说话意外得铿锵有力。
“景区在办公益大会,全村人都在那吃饭。吃到一半他进来,可能门口看到了让他难受的东西,情绪有点崩溃,一直尖叫。您知道可能是什么吗?”
奶奶摇头:“很小的时候,怕的东西多,有时候又叫又哭。这三四年,情绪基本上控制得很好,好久没碰到尖叫的情况了。”
看来刺激源是最近出现的,而且大概率不在鬼村。白霁决定先搁置这个问题,等范围缩小再追问细节。
“他的全名是什么?”云凇被小昭拉到墙角参观宝贝石头。
“路昭,道路的路,日召昭,我起的。”
白霁立刻会意:“奶奶你真会起名呀。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名字好有什么用?还不是和我这一把快零落成泥的老骨头在这破地方待着。”她反而面露愁色。
奶奶说话文邹邹的,白霁猜她年轻的时候怎么也是个知识分子。
“小昭挺聪明的,您知道他是自闭症吧?语言落后了点,应该是缺乏锻炼,但认知不差的。以前有参加过康复训练吗?”
“很小的时候练了一两年,发现小学都没法正常上,他爸妈就说没用,不学了。生了第二个小孩,把这孩子扔回村里,给我气得半死!”奶奶咬牙切齿,越说越无奈,“后来我就自己教他干活,反复地教,倒也会了。前几年在县城买了个手机,学了些方法,情绪也好多了。就是不开口说话,偶尔蹦一个字,我也没辙。现在这样,至少能活吧。”
小昭是那种特别不爱说话的患者,的确需要大量且正确引导,并不容易。
白霁连忙安慰:“您别气馁呀,刚才他还跟我们说话呢,对吧云凇?”
云凇转过来猛点头:“是的是的,小昭很有潜力。用对方法肯定没问题!”
老人家心情好了些,抻抻胳膊去后院遛弯了。
白霁到墙角凑小昭和云凇的热闹,她大开大合地赞美石头堆,哄得小昭手舞足蹈。
趁他情绪良好,白霁决定多做点什么。
“你好,小昭。”她右手握着小昭,上下摆动,左手掏出兜里的糖。“这是“你、好”。”
“喝……喝……好!”这个字从他嗓子里发出实在艰难,五官都皱成一团。白霁立马把糖塞进握着的那只手心。
就这么一个字,两人也欢欣鼓舞地夸奖半天。
成果斐然,小昭为此又多说了几个“好”。
临近录制时间,步行下山,刚走到景区边缘,人迹罕至。
附近停了辆车,开着车窗,居然是赵光年在打电话。
“你就非得弄吗?”
“这么些年,我早就不需要那点钱了,还不是看在多年情分上才一直帮你?人要知足啊!”
“行吧行吧,最后一次了,你也看到了,这么多人呢,再继续真不合适。”
“我故意的?我就是故意怎么了?!”
“你现在要啥有啥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他越说越激动,最后怒气冲冲地挂了电话,狠狠摁了一下喇叭。
赵光年没看到他们,一脚油门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