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如洗,远山含黛。
南江贯穿整个浮梁县,农历三月,正是踏春的好日子。岸边的梨花开了,风一吹,好像满城春雪。
人们竞相出游,江边踏春的游人络绎不绝,尤其是少男少女们,三三五五聚在一起。羞涩些的小娘子还带着一顶帷幕,大胆的直接直面天颜了。
好一幅春和景明!
但重生到不到二八豆蔻的莫惊春没心思赏景,因为她到莫家了。
坐在茶摊上,叫了一壶高碎,莫惊春才拉开一点幕离的轻纱,仔细打量对面的莫家大宅。
莫家尽管没有官身之人,但因为御赐的“世家”牌匾,在这浮梁县城也算是有名有号的存在。
此时,两扇朱门正大开,一位面容清癯,身着素色长袍头戴方巾的老者在和一位穿着青蓝棉布直裰却看起来面容愁苦的中年男人说话。
“心病还需心药医,老朽无能为力。”
“还请李郎中多多少少开些药,我夫人她几日都不得眠了。”中年男人抹了下眼角,恳求道。
“罢了罢了。”
老者摇摇头,便让身边跟着的孩童取出一瓶药丸来。
“劝夫人多多宽心吧。”
交给中年男人,老者便带着孩童离开了。
“多谢!”
中年男子对着老者的背影作了个揖,也转身进了大门,大门随之关闭。
这一幕茶摊看到的人不少,莫家大门关了不久,茶客们便谈论起来。
“莫老三的小闺女这不见有五日了吧?!”
穿着麻布短衣长裤带着围裙和护袖的男人瞥了眼莫家大门问道。
“比五日多,据说是犯了错被罚跪祠堂,三天后开门就发现人不见了。”
和他坐在一桌的同伴回道。
“那怎么三天后才发现,没有送吃喝?!”
“没送,是莫家老太太亲自下的命令。但这也不能怪莫老太,谁不知道莫家现在的景况,结果这小闺女不知好歹,非要办什么及笄礼,还要鎏金簪子。家里不允,这小闺女居然将主意打到御赐大匾上,从上面扫了金粉下来。。。。。。”
“什么,从御赐牌匾上扫了金粉下来,这天家不计较也就罢了,计较可是杀头的罪过啊!”
“可不就是,这小闺女简直就是灾星,所以莫老太才下令将她关入祠堂,饿三天让她长长记性。”
“那怎么人就不见了?!”
“都说是这丫头犟,自己跑了。所以除了莫家三房找,其他人都跟没事人儿似得,该吃吃该喝喝。”
“莫老三为了他这小闺女,可是出了五两银悬赏,莫老三媳妇更是直接病倒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
中年男人的身份不用莫惊春在原身的记忆搜索就直接跳了出来——莫老三莫失让,原身的亲爹。
但这“关祠堂”,“逃跑”是怎么回事?!
巨大的信息差,着实让莫惊春愣了又愣。
两个男人看装扮应该是手艺人,尤其是护袖和围裙上溅满的泥点子。不过这半下午的,这两人不干活在这喝茶也是稀奇。
顺道扫了眼茶摊,发现像他们这样“无所事事”的手艺人还有四五个。
见惯听惯自己那个时代“上班摸鱼”的莫惊春没多关心,她现在关心的是怎么混进莫家,尤其是混进这个得了“心病”的娘身边——毕竟信息差那么大。
正一边扒拉着茶碗,一边烦恼思考的时候,突然有人大喊一声。
“莫老太爷出来了。”
莫老太爷,自己这个身体的祖父莫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