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臣服是什么意思 > 第16章 女人(第1页)

第16章 女人(第1页)

自从不再频繁物色猎物后,心理咨商变得异常无趣。

观察“样本”本就不是为了乐趣,而是为了验证。但最近,我找到了一个稍微有趣的方向“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患者?”

女人坐在沙发上,回应我的提问。

今天她难得没有煮饭,也没缠着我喊“主人”。

我看着她的脸,莫名想起第一次吃她做的料理时,她也是这种表情。

“很普通,味觉上是咸,就这样。”当时我这么评价。她却饶富兴味地盯着我进食,仿佛那才是她真正感兴趣的事。

这表示,对她而言,聊心理学与看我吃饭同等有趣。

真是难以理解的女人。

为避免思绪停滞太久让她察觉,我随口回应:“算是吧。”接着补充:“但比起『人质』,她更像是主动寻求『被害者』身份的类型。”

“共生型依恋?”

她抛出一个有趣的词。最近,我偶尔会把自己感兴趣的案例说给她听,因为她的视角有时能带来新鲜的见解。

“不完全是。”我摇头。

“她确实展现出高度依赖,但她的依恋不是来自『害怕失去』,而是来自『认同』。”

“认同。”她歪了歪头,显然在思考。

“她并非单纯因为长期受害而产生情感依附,而是发自内心地认同施害者的价值观,甚至主动迎合这种关系。”

“所以,她是『接受』,还是『选择』?”她问,语气带着探究的意味。

我微微一笑:“你怎么看?”

她似乎没料到我会反问,眨了眨眼,短暂思索后回答:“如果她无意识地适应,那是创伤导致的顺应。但如果她有意识地选择这种模式那么,她的痛苦诠释已经彻底扭曲。”

“你觉得哪种可能性比较高?”我进一步引导。

“如果她主动迎合施害者,甚至参与其中,那就不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而是某种共谋心理。”她顿了顿,“她会合理化施害者的行为,甚至替他辩护。”

“没错。”我颔首,“这类人并非被动受害者,而是透过参与施虐获得归属感。”

她沉默片刻,随后问:“那么,她最终会怎么发展?”

我竖起手指,简单归纳:“两种可能。”

“第一,她彻底融入施害者的世界,最终成为新的施害者。”

“第二,崩溃。”

“崩溃……吗。”她若有所思,轻点了点头。

“当她发现这段关系无法换来真正的安全感,或是被施害者抛弃时,她的心理结构会瓦解。她不是自毁,就是试图毁掉对方。”

换作一般人,或许会问这种情况该如何治疗。但她没有,而是选择继续深挖。这正是我对她感兴趣的地方之一。

“因为她的存在价值,完全依赖于这段关系。一旦这份连结消失,她就会失去所有的『自我定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