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过二十多岁。”
康熙头也不回,冷声道:
“但他是皇帝。”
……
【正当咸丰在内战的泥潭中苦苦挣扎、摆脱无计时,外患又来了。】
【英法两国起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不得不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战争生源于英美等国对清朝的修约要求。】
【早在咸丰三年(1853),英国就利用最惠国待遇和中美《望厦条约》第34款有关12年后贸易及海面各款稍可变动的规定向中方提出修约要求。】
【同年5月,英国政府训令驻华公使文翰提出修订《南京条约》问题,要他向中方提出:中国应毫无保留地给英国人开放全部城市和港口,英国人走遍全中国不受任何限制。】
【文翰接到训令时,太平军北伐部队已攻进天津附近,文翰感到太平军与清朝之间谁胜谁负难料,就把训令搁置起来。】
【7月,美国向清朝提出帮助镇压太平军,以此作为诱饵,以修约扩大在华权益。】
【清政府怀疑美国的动机,没有接受。】
……
{这直觉还挺灵敏。}
{英国要求修订《南京条约》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因为《南京条约》是一项政治条约,不是商约,没有修订的规定,而修约本身不能包括在最惠国待遇之内。}
{英国纯粹就是利用清朝当局不了解国际关系知识,加以蒙哄和欺诈,清朝只有被牵着鼻子走了。}
……
大明。
马皇后意有所指道:
“还是得开眼看世界啊。”
“还是得跟外面多交流沟通啊。”
“不然让人卖了还给人数钱呢。”
朱元璋两眼一翻,没好气道:
“咱知道了,这不是正一步步推进呢吗!”
“治国如烹小鲜!步子迈大了,咔!容易扯着蛋!”
马皇后才不惯着他,撇了撇嘴道:
“你玩大逃杀的时候可没见你步子迈小点。”
朱元璋和朱标一开始愣了一下。
随即反应过来。
朱标偏过头,肩膀松动着。
朱元璋直接涨红了脸。
“咱……咱那是为了大明!”
马皇后看着他那磕磕绊绊的模样,笑着道:
“那你可要好好重塑一下大明制度了。”
“不然,大明还得亡。”
……
【咸丰五年(1855),美国任命传教士伯驾为驻华公使,给伯驾的任务是要他从清朝取得公使驻京、无限制扩大贸易以及取消对个人自由的任何限制三项主要权利。】
【伯驾知道,《望厦条约》只规定了十二年后作细小的修改,但他认为:“为了达到各国政府的最大利益,不仅细小的修改,而且激烈的变更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必须采取强硬手段”。】
【他在来华前,遍访了伦敦和巴黎外交部,取得一致意见。】
【咸丰五年(1855年8月)伯驾希望北上渤海湾,逼迫清廷举行修约谈判。英国驻华公使包令说:“用孤单的行动而不伴以强大的军事压力,就没有希望从中国取得任何重要的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