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傅星徽也没真生气,他坐起来问:“有行程你怎么不叫我?”
听到傅星徽的话,导演瞪大了眼睛,质疑地望向纪朗,用口型道:“你不是说叫不起来吗?”
纪朗在导演无声的谴责里低头笑道:“想让你多睡会儿。”
说话间,太阳终于从海平线上露了个头,天也跟着亮起来。
“视频吗?”纪朗问,“太阳出来了。”
“行。”
电话那头传来窸窣的响动,像是在穿衣服,没多久,视频便拨了过来。
镜头里的傅星徽靠在床边,套着件简单的单衣,对着镜头挥了挥手,跟工作人员问了声早,又道了声歉。
导演在一边委屈地拱火,“我早上还专门问纪老师了,他说叫不醒你。”
傅星徽哄道:“等下让他写检讨。”
那导演大概是走茶艺路线的,继续道:“纪老师刚还说你坏话呢。”
傅星徽笑了一声,“说什么?”
“说你让他生气的事儿。”
傅星徽懒懒地靠着床头,正揉了揉眼睛,闻言松开手,半垂下眼睫,望向屏幕里的纪朗,目光显得很温柔。
“我什么时候又让你生气了?”
纪朗跟一边的工作人员告状,“他说陪我读博结果待了没两年就跑回来拍戏了。”
在偶然从荣珂欢那里得知纪朗为了进娱乐圈放弃直博的机会后,傅星徽一直建议纪朗再去申请一次,于是纪朗又重新联系了先前的那位外国导师。
大概是因为纪朗高中拿的那块金牌分量够重,加上本科时的履历也十分耀眼,那位同他在雪夜打了半个多小时国际长途的那位教授不仅仍旧记得他,还对他印象深刻,并且依然十分欢迎纪朗去读他的PhD。
但纪朗一直对两人的异国有所犹豫。
他们两个在热度最高的时候公开,虽然收到了很多祝福,也同时遭遇了不少争议,傅星徽索性停了手里的工作,主动提出陪纪朗去国外读博。
听到纪朗的抱怨,傅星徽唇角微微翘了翘,甩锅道:“都怪那个剧本写得太好了。”
纪朗撇了撇嘴,就听傅星徽岔开话题道:“日出还看不看啦?再说下去太阳就全升起来了。”
看见纪朗把摄像头切到后置,傅星徽很轻地笑了一声。
橘红色的太阳在一望无垠的开阔海面上冉冉升起,将柔软的光芒洒了满怀,晨光熹微,丝絮般的云和绸缎般的水面都被染上了初醒的颜色,显得寂静而美好。
看完日出收工,纪朗请工作人员一块儿吃了顿早饭,给傅星徽买烧麦的时候又说起回来拍戏的事情,纪朗道:“其实他也知道,我不会为这件事生气,相反,我挺开心的。”
导演嗅觉敏感地问:“能拍吗?”
纪朗看了眼还在吃面的摄像大哥,“你至少等人家吃完吧。”
“没事儿,”导演扛起设备一边调试一边道,“我也会,我干导演之前就是干摄像的。”
“等会儿拍吧,”纪朗拿着热腾腾的烧麦道,“我得去给他送早饭了。”
“那我们去酒店录。”导演看着很年轻,明显充满了干劲。
几个先吃完的一同回到酒店,纪朗怕打扰傅星徽,就没带着那一帮人去房间。
他给傅星徽发了个微信,大致说了下情况,让他收拾好了直接下来吃就行,消息刚发过去,导演已经安置好了采集的设备。
普普通通一顿早饭,硬生生变成了采访。
工作人员录节目辛苦,纪朗也没浪费他们时间,颇为配合地接着上回道:“我说他回来拍戏我挺开心的,至少现在他拍戏,是因为真的喜欢这件事,喜欢这个剧本才去拍。”
作为艺人,无论是演员还是歌手,一开始往往都很难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创造作品,作为面向大众的职业,如何更好地迎合市场是每一个艺人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