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守军把饭盒打开,递给她和周苋,“妈和大嫂二嫂包的,说是出门饺子回家面,让咱们在路上吃的。”
周苋接了过来,周守军又起身去打热水。
饺子是肉馅的,葛桂芬特地跑供销社买的。
周苋不喜欢分别的场面,就没让他们送到火车站,到了公社就让他们回去了。
分别的感觉实在是不太好受,尤其是三嫂,一直抱着依依,一会儿亲亲她的小脸蛋,一会儿亲亲她的手。
可是又不敢和女儿说什么,只重新给她扎了头发,绑上好看的头花。
依依还小,不过也知道妈妈要去上学。
也很乖,一直不哭不闹的。
王雪梅把饺子夹给她,小姑娘还说道,“妈妈吃。”
快到省城的时候,周守军要下车,妹子一个人去京市,他实在是不放心,便对着周苋絮叨,“这行李可不能离人,你多上点儿心知道不,钱都要收好了,后面就得你自己一个人的,京市可远了,到了那边打个电话到公社,让人转告爸一声。记得写信回来,别担心家里,爸妈有我们照顾呢。”
周苋面上笑着应了,看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可是看着三哥三嫂带着孩子下了火车,眼眶还是不受控制的发热了。
火车停靠要有一会儿时间,周守军他们没立刻走,又和周苋絮絮叨叨的说了一阵,周苋别过头,“知道了,你赶紧把三嫂送到学校去吧。”
随着时间到了,火车再次行驶,周守军追着车跑了一阵,心里也很难受。
他和小妹年纪最近,打小她就没离家这么远过,突然就要去上大学了,让她怎么能不难过。
可人是追不上火车的,他的脚步慢了下来,火车也很快就看不见了。
王雪梅抱着孩子在原地等着他,眼眶也是红的。
周守民走了回来,拎起她脚边的行李,沉声道,“咱们也走吧。”
出了火车站,周守民忍不住道,“真的不要跟你家里人说一声吗?你考上大学是好事,他们肯定会为你高兴的。”
从之前王雪梅的只言片语里,周守民只知道,王雪梅亲妈早早没了,爹娶了个后娘,亲爹变后爹,对她很不好。
他是想着,岳父知道自己亲闺女考上大学,肯定也会为她高兴的。
“不用,那个家跟咱家不一样。”
王雪梅摇头道。
在乡下这么多年,别的知青家里还会给寄信过来,那个家是一封信都没给她寄过,不对,也是寄过的,不过是家里不好过了,才想起她来,让她省吃俭用,留点儿给家里。
她只当没看见,将信撕了,扔进了火堆里。
后来家里就再也没来过信,就当是她死了一般。
王雪梅曾经觉得这样也好,省得再和那些人有纠缠。
以前不会有,以后更不会有了。
周守军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他就是觉得她好像总是不开心。
或许是因为她一个知青,因为大队里的流言蜚语不得已只能嫁给他一个泥腿子。
“你不要胡思乱想,你很好的,比那个家里的所有人都好。”王雪梅说道。
她不太擅长安慰人,但这么多年夫妻,周守军会明白她的心意。
就连老周家其他人都很好,婆婆哪怕是偏心小姑子,可也不会因为这样苛责家里其他人。而且在婆婆心里,除了小姑子,其他人都是一视同仁的。
她自己有女儿,就更能理解婆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