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也不推脱,用朱砂给兔子灯点上了红彤彤,圆溜溜的大眼睛。
「真好看。」她自夸道。
只是,做一盏灯似乎有点少,安然又挑了挑,选了个圆形灯笼架子,一面画上了柿柿如意,一面画上了年年有鱼,看上去喜庆极了。
「哎呀,九哥,我觉得应该不是这样贴的,这个应该放在这!」十阿哥从未觉得他的九哥这样笨过。
九阿哥觉得自己没有错,振振有词道「胡说!我看就是放在这,你看,就这样。。。」
「咔嚓!」
木质的架子裂了道缝。
九十:。。。。。。
十阿哥嘀咕:「都跟你说了不能这样弄了。」
九阿哥嘴硬:「这些外头买来的东西,用的一看就不是好木头,脆的很,改明儿,我亲自做个红木灯笼给你。」
胤禛瞧不下去,随手拿了两个已经做好的荷花灯,一人手里塞一个道:「我要带着你小四嫂去河里放花灯,你们可要跟去?」
「去!」两人异口同声。
离半日闲不远处就有一条河,正好途经白日看到的那家酒楼,此时酒楼看台前面围满了人,看上去是酒楼掌柜的站在台上,扯着嗓子喊道:「这最后一个灯谜,半部春秋,打一字,谁先猜出来,谁就能拿到我手里这盏琉璃灯!」
「呦!这灯可真好看啊!」
「要不少银子吧?瞧这亮的!」
「半部春秋?这是什么字?有人能答上来吗?」
「我又不识字,我哪儿知道!」
正吵吵嚷嚷间,一道清亮的男音冲破人群:「掌柜的,小生愿意一试!」
众人纷纷让开,就见一长袍男子上了看台,对着掌柜行了一礼:「掌柜的,小生愿意一试。」
「咦?」郭必怀看清那人,讶异道:「是他?」
「你认识他?」胤禛问。
郭必怀道:「回主子爷的话,他原本是京郊附近王家村人,名叫王卓,字柏元,乃是个童生,但时运不济,一直没考上秀才,后来因家穷便不再读书,有人求到奴才头上,央奴才给他安排个帐房,奴才便把他安排在了药材铺子那边,没想到今日竟能遇到。」
「那倒是巧了。」
看台上,王卓声音坚定,答道:「半部春秋,乃是秦字,可对?」
人群先是安静了一瞬,后像是反应过来,纷纷起哄道:「对!对!」
「自然是对的。」掌柜笑眯眯的将手里的琉璃灯递给王卓:「这灯您拿好。」
「多谢掌柜的。」王卓抱了抱拳,接过琉璃灯,轻声问:「不知掌柜的可否介意小生将其卖出?」
掌柜的一愣,后又看到王卓面容清瘦,身上穿的袍子还打着补丁,便知这后生怕是家中贫穷,但这后生能猜出这字谜,想来心中自有沟壑,他也乐意结交这个善缘,闻言便笑道:
「这琉璃灯已经属于你了,它的归处,自然由你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