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一去兮不复还 > 第53章(第2页)

第53章(第2页)

闻言,老妇人愣住,想了想才道:「没有买主,是一个同行上门拿玉料换的,至于后来如何转手,老奴就不清楚了。」

「这是多少年前的事情?」

「总有十几二十年了吧。」老妇人苦笑道,「那会儿,家里人还在,老奴的头发也没白呢。」

裴霁道:「都说人老易忘事,你的记性倒是不错。」

「不敢忘,可不敢忘啊……」老妇人盯着手里的玉蝉,嘴唇发颤,「这些年来,晚上梦见的都是从前事,姜家……姜家没了,人也死了,要是老奴再忘了,真就无颜去见主人家了。」

她语气甚悲,浑浊的眼中却无泪,只有化不开的血丝。

应如是与裴霁对视一眼,开口道:「阿弥陀佛!众生自来处来丶向去处去,生死无常,因果有报,到最后莫不归于净土。」

老妇人浑身一震,抖似筛糠,却听应如是柔声道:「二十年前的旧物,老施主竟能一眼认出,并非囿于过往,而是自困于心,须知执念如麻,渐生渐长,愈缠愈紧,生者不得解脱,死者也难安息……老施主,该放下了。」

他的声音很轻,落入老妇人耳中却不啻醍醐灌顶,她怔怔地望向应如是,玉蝉落在了桌面上。

裴霁一向无甚耐心,此刻却没出言打断,徐康更不敢吭声,只是偷偷打量着应如是,不知这是哪路神仙下了凡,能让指挥使压着性子坐等他说禅。

老妇人眼中流下泪来,好在她哭声很小,也没人注意他们这边。

应如是递过去一块手帕,等她不再发抖了才继续道:「当年姜氏玉雕名满景州,至今在行内备受推崇,亲手将玉蝉交予我们的那位匠人非是求财畏权,只想知道姜氏技艺为何失传,一解心中之憾。」

这番话莫有虚言,一旁的裴霁却无声笑了,想到这厮惯会用真话去套话,也算没白瞎了那张像极了好人的脸。

老妇人果然吃这一套,顺着应如是的引导,缓缓说起了那段陈年旧事——

前朝天佑十五年,景州姜氏以玉雕技艺成名,后人皆从此业,名气最盛时,连达官显贵都争相遣人下订。然而,姜氏玉雕讲究至精至细,天赋丶苦功和诀窍缺一不可,三代过后传承已衰,到了前朝末年,门庭已稀,除却一位远嫁外乡的姑奶,家中只余少爷姜珩和小姐姜瑗顶门立户。

姜珩一心振兴家业,埋头钻研玉雕,奈何姜氏名声渐没,旧客也信不过他这未及冠的小子,幸得一位小有名气的玉匠找上门来,以一块上等翡翠为酬劳,请他雕刻一只玉蝉。姜珩抓住了这个机会,果真将玉蝉雕刻得活灵活现,姜氏玉雕一度有了枯木逢春之象,哪知福兮祸所依,登门客未必皆怀善意。有赵姓之人砸下重金请姜珩雕刻一支双蝶钗,用的是一块极品黄玉,还给了详细图样,姜珩为此废寝忘食,几乎熬干了心血才将玉钗如期交付,孰料钱货两讫后不久,姜家就遭了贼,大多财物和那笔酬金都被盗了,因时局动荡,报官无门,客人却在这时折返回来,指责姜珩偷换玉料,移花接木。

「……少爷断然否认此事,对方却拿出玉钗折断示众,果真是以次充好,可那蝴蝶的雕工分明是姜家独有的。」

老妇人说到这里,又流下了眼泪,颤声道:「那块极品黄玉,少爷当日是仔细验过的,不可能让对方钻了空子,结果真的变成了假的,姜氏的独门技艺成了『证据』,他百口莫辩啊……那人要少爷还钱偿玉,当时的姜家哪能偿还得起?」

无奈之下,姜珩将能变卖的东西都给变卖了,连宅子都抵押了出去,勉强还清了酬金的数目,对那块极品黄玉实在无计可施,已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姓赵的这时原形毕露,要求他把姜氏的独门技艺交出来,便可放过姜家一马。

「老太爷白手起家,姜家几代人都是靠手艺吃饭的,独门技艺只传子女不传徒弟,少爷方知自己是被算计了……姓赵的不依不饶,他性子烈,如何肯依?」

于是,当那姓赵的率领一干随从得意洋洋地上门,便得到了一只木盒,里面是一双血淋淋的断手。

「少爷说……」老妇人的声音不住发抖,「姜家的技艺就在这双手上,他既然想要,就拿去好了。」

谁也想不到姜珩这老实本分的年轻人会如此狠绝,那人猝不及防,几乎被一双断手吓得魂飞天外,这件事算作了结,数日后姜珩逝于病榻,姜家彻底败了。

老妇人话音落下,茶桌上一时无声。

半晌,裴霁呼出一口气,问道:「你家小姐呢?」

「少爷下葬后,小姐就不知去向了。」老妇人惨然道,「姓赵的占了姜家屋舍田产,将我们都赶了出来,老奴又被别人家买去做粗使仆妇,如今年迈力衰,无夫无子,就被打发出来了。」

裴霁瞥向徐康,后者谨慎回道:「卑职在景州经营三载,对姜家旧事略有耳闻,此番接到传讯,即刻着手调查,此妪适才所言皆有迹可循,不敢作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