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精神力铺开,看到了原本一个个冲着流放队伍怒目而视的百姓,在看到流放队伍中未曾换去囚服的燕家众人后,安静了下来。
那些拿着石头的人不知何时,丢下了手中有棱角的石头,眼眶泛红。
燕家其实不是会笼络人心,只是他们向来以真心相待。
对天下如此,对枕边人亦如此。
百姓们是愚昧无知,但不代表他们不记事。
大庆创建如今不过百年,战王府的功绩,还在百姓们口中口口相传。
更何况战王府不只是开国时期的奋勇杀敌,开国后,为保大庆安定,战王府历代男儿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这些,百姓都记得!
终于,在一个押送的解差不客气的推攘燕家女眷的时候,有百姓忍不住了。
那只是一个普通百姓,不敢向官家表达她的不满。
但她想要让官家知道他们百姓的态度。
这个看上去五六十的老太太,提着本是来集市卖的一篮子鸡蛋,仗着年纪解差不敢动手,突破重围,来到流放队伍最前方的燕文君和云霆面前。
「小王爷,你,受委屈了。」老人瞬间落泪,看着叫人心酸。
燕文君有些无措,那是他在面对庆帝时都不曾有的情绪。
「老婆婆,您别哭……」
老人听着燕文君有些慌乱的声音,心酸得厉害,不想让他担心,抬起满是补丁的袖子擦了擦眼泪。
「好,我不哭,我不哭。」
解差站在一旁,很想把这碍事的老太婆赶走,但大庆重孝尊老,他要是赶人闹出个好歹,官途怕是完了,只能言语催促。
「老太太,你让一让,咱流放队伍有要求,要日行五十里,你耽搁了时辰,怕是要大家伙连夜才能赶上行程。」
老人闻言,满是着急,把提着的篮子往燕文君被拷上的手上送。
「小王爷,你拿着这些鸡蛋,补补身体。」
燕文君拒绝,「我不能要,您收回去吧!」
老人却是不肯,才止住的泪又流了下来。
「老太太我虽然不知道你犯了什么事,但老太太我记得战王府的功!」
「我还记得二十几年前,老王爷战死沙场,是才及冠的王爷临危受命,披甲上战场,稳住咱大庆的江山。」
「我也记得,两年前王爷走上老王爷的老路,马革裹尸,是才十六的小王爷你连夜奔向北疆,赶跑北狄。」
「若是没有战王府,我们这些百姓,哪里有现在的平稳日子!」
「如今小王爷您受难,我这个老太婆帮不了小王爷你什么,唯有这点鸡蛋,是我的一点心意,你千万不要嫌弃。」
这么多人都对燕家被流放不忍,却只有这个老太太敢站出来,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听老太太说话,便能知道,这老太太是读过书的,有一定文化底蕴,也难怪能利用自身优势以身作则。
她的表态很显然得到了围观许多百姓的认可和感同身受,一个个有钱的掏钱,没钱的就看看身上有什么是燕家能用得上的。
一做书生打扮的青年是第二个站出来的,从怀中掏出一个荷包,郑重的交到燕文君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