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苏椰很肯定。
苏椰自己没有看过这位唐导拍的电影,不太了解他的风格。毕竟,2023年去世的时候,他已经127岁了。
这位唐导,离她太遥远了!
她又不是叶卉慧,从上初中,就规划好了艺考路线,报各种培训班,熟读中外电影发展史,越是活着的上古大神,越崇拜。
她看过的最老的电影,除了《罗马假日》《乱世佳人》等几部好莱坞经典,也就是八九十年代的港片了。
八九十年代,这位唐导不在香港,在台湾。
她出生的时候,这位唐导已经金盆洗手很久了。
今年复出拍片,到大陆取景,想必是有什么情结吧!
可惜诶……
他的葬礼,规格盛大,两岸三地的导协都派了代表参加,各大城市的纪念影展,先后开启,可见业内地位。
「我听女佣说,你是来给常老先生送美食的?」
张年年的嘴角,再次浮起了一抹狡黠的笑。
不仔细看,看不出来。
何况,苏椰正在想着已故唐导,根本没看她,就随口「嗯」了一声。
「我听女佣说,你那个食盒很特别,不仅样式她没见过,就连……」
张年年沉吟了一下,又继续,「保温丶保鲜工艺技术都太好了,好到不像这个时代的产物,国内没有这种技术,就连最先进的欧美丶苏联,也做不到。你家阿爸,是怎么做到的?」
苏椰愣住了。
她傻愣愣地抬起头来,正对上张年年考究她的眼神。
突然反应过来,她到孔宅见夷陵老叟,经过客厅,就上了二楼,停留了最多半分钟,跟两个女佣都没有说上一句话。
女佣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显然,是张年年的托词。
那么,张年年又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呢?
一瞬间,前两次来民国送外卖的片段,闪现在了脑海里——
第一次,在大光明影戏院的观众席上醒来,张年年是她的邻座,门口分别,留了联系方式,她在月光石巷108号,等到了刀戈,临走前,还去了一趟电话局,把刀戈的住址交待了。
在那以后,张年年找到了刀戈。
那么,极有可能,在刀戈的家里,见到她留下的「走马灯」。
进而发现食盒的不一般……
第二次,在沪中电报局外,隔街的老树旁,张年年想签她当打女,以弥补当下武侠片市场的缺口,可是急着去找引剑堂主签补充协议,就叫她等一等她,她进了电报局,她转头走了。
电报局的办公桌上,放着她带过去的「灯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