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茂通拿出了全副精神,与王端等人积极配合,慰问患区百姓,收集患区实情。
袁方与秦瑞面对实情,除了按部就班的做事,也并无多言。
太原府调查完毕,调查组再次登上了车马,即将前往汾州境。汾州是这一次汾水水患的主要受灾区,必然也是他们要调查的重中之重。
因为有了太原府这一次直面水患的经历,一路之上几乎无人多做闲谈。
褚茂通倒是有几次有心挑起话题,奈何袁方与秦瑞根本无心应答,也只能悻悻的收了回去,重新燃起斗志,对于这一次的汾州水患治理情形的调查,信心倍增。
马车很快驶过太原府与汾州边境,要前往第一处汾州水患区,还要暂时下了官道,往西路的河泾平原行去。
既然要去的水患灾区,三人都做好了准备,前面的路况定然是要坎坷颠簸的。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马车下了官道驶入汾州州路之后,很快就驶回到由碎石与桐树油新铺就的大路。路上行人商旅不绝,俱是车马潇潇,押运着各式各样的货物,来往于大
路之上。
褚茂通看着这新修的宽阔平整的大路,一时有点震惊的合不拢嘴。
不可置信的问:「这……这路是什么时候修的?」
袁方与秦瑞也同样十分感兴趣,一起目光炯炯的看着陪同他们的河东路转运司属官以及汾州知州。
汾州知州见状立马回答:「就是在汾州水患发生后的半个月内。当时王安抚使大人,调了军来抢险修堤,河堤得到修补河患得到阻塞之后,当即就开始了主要道路路的重修。」
他感慨的道:「正是这些道路的快速修复,才使得水患区的灾民可以出得去,水患区外的粮药水布进的来!大人们此时看到这些络绎不绝的商旅,正是因为道路的畅通,以及大人所设置的不限物价的政令,而争相将物资向需要的地方运送,多少灾民的性命都因此而得以存活,王安抚使实在是……」
「我们知道了。」褚茂通听他又要开始吟诵王景禹的功德,不耐烦的打算了他。
又道:「究竟灾民的安置情况如何,我们也要亲眼见到再做评价。您两位说是吗,秦中书,袁中官?」
秦瑞微微笑了笑,道:「说的不错,那我们就亲眼看看吧。」
袁方忍不住轻蔑的看了他一眼,并不说话。
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了一片开阔平坦的高地之上。三人陆续自马车之中走下来,并在一下车的瞬间就呆立当场,怔怔的看着眼前的景象。
到底都是有过多年从政经验的人,往日里,各种水患丶旱灾丶山火等灾情的场景。
面对这样的天灾,人类的脆弱是那么的明显,尸横遍野,哭喊哀号,亦或者挣扎在生死边缘,茫茫然绝望无助的眼神,是所有受灾区域所常见的情景。
然而,任何一次,他们都未曾见过今天这样的场面。
这片方圆十几里的开阔平地上,整整齐齐的矗立着一排排的毡布营房,百姓们穿行其中,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从更高地势的山上引流过来的干净山泉。
营地之中四处炊烟袅袅,能自力更生的就在居住的营房前面自己烧饭,也有大灶可以供给不能做饭的病患百姓吃用。
人人的衣着虽然称不上光鲜,可也是清爽干净的居多。
穿梭在营地当中,忙忙碌碌,但精气神无疑是好的。
这样大的天灾没有压垮他们,家园毁于一旦的绝望情绪没有吞噬他们,每个人的眼中都透出了劫后馀生的庆幸,更有敢于再次展望未来的勇气。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褚茂通满脸不可置信,回过了身问王端与汾州知州。
第191章
不说褚茂通傻眼了,就连王端也怔愣当场。
眼前的景象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和认知。
他在汾州水患之后,没少藉机上参劾王景禹的摺子,与京师蔡阙等配合,企图互相配合,彻底搬倒王景禹。他一直以为,自己在太原府做所的赈济救灾,已是过往赈济经历之中的优等。
太原府此次灾情相较汾州,差了不止一点半点。
即使河东路内,不断有各路传言,说汾州的抢险救灾做的有多么的出众,甚至在那个王景禹被停了官职带去京师关押之时,一路之上灾民自发夹路相送这样的消息,也不绝于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