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农家子但人上人科举佰戈 > 第85章(第1页)

第85章(第1页)

亭外的成千县民们,也纷纷冲着这个方向叩拜,手中的野花和巾帕依旧高举过头顶。

「段大人,段青天啊……」

「咱们临南县永远不会忘记您啊……」

段岭早已在看到人群之时,已然激动的站了起来,他当先要把李立田三人扶起,李立田却坚持:「段大人,您是咱们临南县近二十年来到任的第一任知县,您为百姓主持正义,我们无以为报,唯有这一把署了上千县户姓名的万民伞,为您送行!请大人,先接了咱们这把万民伞!」

「好,好。我接。」段岭颤着声音道。

他整了整身上的常服襟领,郑重的从李立田手中请领过无数彩带飘飘的绸伞。

每一条绸带之上,都密密麻麻写满了临南县县民的名字。

这把伞沉而厚重,段夫人见情形,着了仆人来帮忙,却被段岭推却了。

再沉再重,他也要亲手接过这把满载着临南县县民情谊的大伞。

段夫人和段玉京丶段玉青三人,看着四方围拢,满目不舍,泪水涟涟的百姓,无不感怀。

这就是他们的父亲所行之所得。

段夫人忍不住的擦拭着眼泪,连年仅十岁,平日里爱笑爱闹的段玉青,也将一张小脸伏在姐姐手臂之中哭泣。

漫天枯草,一把大伞,万般颜色,四方动容。

待段岭走后,孟教谕带着几人坐于凉亭下,就着秋风,将一盏残茶饮尽。

「景禹,县学里今日收到了州学的回文。」孟教谕道。

「关于你与和桂至今未曾收到州学入学书之事,州学的意思是,你们才入县学一年,此前又从未有过私塾的就学记录,因此上,学时不足,不得以升入更高一级的官学。」

刘和桂一听,当下就绷不住了,要不是孟教谕在前,第一时间就要骂出脏话来了。

虽然是他和王景禹一起被拒入学,不过他首先想到的也是为王景禹叫屈:「景禹他可是双案首!堂堂双案首的实力摆在这,还抵不上那差了一点的学时?!况且,当我们是傻子呢?州学里的人,真个儿就个个学时都是够的?那些官家丶勋家的子弟,若要入学,还管他学不学时,怕是连个屁都不敢放,就要把人迎进去!」

郑名也随声附和,稍微梗了梗脖子道:「就是!我和景禹丶和桂一块参加的州试,又一块得了这秀才的功名。现而今,州学却只给我一人发了入学书!若是景禹你们不得入州学,那我……我也不去了!」

郑名在入临南县县学之前,在郭秀才的私塾中就已读了两年,所以,算起来他的官学学时是够数的。

刘和桂话说的粗鲁,孟教谕并没有语出责备,只看着他们道:「这本就是可执行亦可不执行的条文。」

「其例自庆元改制时起,当时为了避免参考学子们良莠不齐的情况,要求凡学子举业必须要入官学,在官学中一级一级的识习,以获得足够时间且有体系的教育。但后来庆元改制的大部分条例被废,这一条也成了无人问津,全凭各个地方主政官员心意的要求。咱们太康州,一直没有明确的说过要废止这一条,那么依着当前的惯例,便可以算是有这么一项的。」

「但和桂说的也不错,要求是有,但是到底执行不执行,从无定数。现而今,州学那里拿出了这一条文,定要以此设限,倒也的确是棘手了。」

王景禹问道:「那孟师,学生暂不入州学,继续在县学读书可行?又或者,只有入州学这一个选择吗?」

该来的总会来,当初州试之时,他赶着时间差,没出什么么蛾子的拿了个案首回来。

如今,消息再慢,也该都已传到了。

孟教谕道:「往后你们要参加的是更高一级的发解试丶省试乃至殿试,临南县县学的位置丶教资丶藏书,都不满足你们这一更高的求学需要。」

「至于其他的选择,若是早些年,自然并非只有州学这一个。庆元之前,州学丶府学丶国子监等这类官学虽盛,但民间的书院同样不容小觑。咱们大景朝四大书院,都称得上天下闻名,无论在科场抑或是文坛之中,都占据着不容小觑的地位。」

「后来,庆元改制,要求所有参考学子,必须在县学丶州府学等修习够一定的学时,当得升学和参考的资格。只要是有心仕途之人,莫不纷纷转入官学。兼之,科考的主考官选任,从没有官身的民间大儒中择选的次数也在减少。至此,官学日隆,各大书院皆渐渐凋零了。」

王景禹沉思:「若如孟师所言,要参加科考,只有入官学一途。」

孟教谕却摇摇头:「改制之初的十几年间,的确是只得如此。不过,五年前,因几个曾经的书院山长联合起来去了京兆府,这些山长虽然声名不如以往,但在民间学子中还是有影响力的。经他们联合请求,朝廷再次改了一令,准允今后在书院识习两日,可折算为官学识习一日之学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