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充盈,难怪皇玛法心情好。
八叔受封廉亲王,管着吏部,人如其封号,把吏部管得有模有样。等四叔算完帐,他又陪着皇玛法勾选今年官员的选拔名单,品评优劣。
「工部今年干得不错,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机,蒸汽轮船指日可待。」皇玛法精神矍铄地将工部官员唰唰唰全勾上了。
八叔陪笑在旁边附和:「都是太子功劳。」
太子管工部,主抓科技进步,追赶欧罗巴的脚步,已然有赶超之势。
之后是十三叔和十四叔,一个管刑部,一个管兵部,各自都有建树,同样让皇玛法开心。
十二叔刚才被两个弟弟越到前头去,心里很不爽。终于等他们说完准备上前,转头又被十五叔和十六叔挡在身后。
十五叔管礼部,这些年大清日新月异,礼部的差事很轻松,就是收礼。
收各国孝敬给天朝上国礼。
十六叔管着内务府,见十五叔说半天说不到重点,忙补充:「周边邻国纷纷上折,欲拥立皇上为天可汗。」
弘琮闻言差点笑出声,周边都被十四叔带兵打服了,哪儿来的邻国,全是附属国。
附属国与宗主国之间,需要天可汗吗?
知道皇玛法崇敬唐太宗就化用典故,想方设法讨他老人家开心。
国库充盈,吏治清明,科技发达,邻邦臣服,皇上您怎么舍得退位?!
说来说去,不管是唱衰的,还是唱兴,不管是苦肉计,还是强心剂,都是他阿玛派来的说客。
目的只有一个,防止皇上生出传位之心。
这时十二叔一脸严肃地站起来,神秘地拍了拍手,立刻有乐师和舞姬鱼贯而入。
「你这是做什么?」不仅弘琮有些懵,就连皇玛法都懵了。
十二叔丧着一张脸说:「最近乐坊新排练歌舞《向天再借五百年》,请皇上赏评。」
点题,终于点题,图穷匕见啊,弘琮心说。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随着男歌者雄浑的声音落下,馀音绕梁,弘琮听见皇玛法冷哼一声:「太子呢?把他给朕喊来!」
弘琮赶紧站出来回话:「太子和太子妃去江南治理河道。」
皇玛法冷笑:「五年前长江入海口都治理完了,他们还去那边做什么?」
度假呗,还能做什么。
弘琮心道,却不敢当真说出口:「阿玛说为子嗣计……」
「有你一个满够了,还计什么计!」皇玛法提到阿玛就生气,阿玛只能躲着他老人家,从前总用子嗣做藉口,这回恐怕要想新的由头。
另一边,在金陵画舫上,胤礽将石静抱坐在膝头,认真问她:「你说让弘琮这个皇太孙继位怎么样?」
皇上今年逼得太紧,胤礽也快撑不住了,躲人都躲到画舫上来了。
石静靠在他肩头:「在我原来的那个世界,史书里记载,康熙皇帝于康熙五十一年病逝于畅春园。今年是康熙五十二年,皇上的身体恐怕真的不太行,也难怪他老人家着急。」
胤礽以治理河道为由,时常带她南巡享乐,把最爱折腾的康熙皇帝留在京城坚守岗位,换谁谁能高兴。
倒是弘琮比较孝顺,每回下江南他都没有跟来,一心一意陪在皇上身边,替他阿玛尽孝。
「也好,皇上最疼弘琮,又着急退下来,应该没有异议。」
胤礽没问,石静也没说,历史上太子胤礽只比康熙皇帝晚两年病逝。
今年已然是康熙二十二年了,距离任务结束,也不知剩下多少岁月。
石静很珍惜与胤礽在一起的每一天,并且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过。
作者有话要说:
那个作者:作者番外废,该写的都在正文里,感谢宝子们陪伴下本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