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岁是外头的人对大阿哥尊称,主打一个大,很有些与太子分庭抗礼意思。但在宫里没人这么喊,尤其在太子面前,会显得大阿哥僭越。
石静不管,她就是从外头嫁进来的,她都喊大千岁,可见外头的人对大阿哥认可。
要知道外头的人,不只有百姓,还是王公勋贵和朝廷命官。
支持大阿哥的人越多,越会被皇上忌惮,就像历史中被捧杀八阿哥一样。
站得越高,摔得越狠。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康熙皇帝精力再旺盛,也不可能八爪鱼似的盯着所有儿子。
大阿哥被忌惮,康熙皇帝分给太子忌惮就会相应变少。
分忌惮就好像分蛋糕,切得越多,吃得越少。
今日忌惮,见者有份,谁也别想跑。
大阿哥被她这一声「大千岁」喊回了神,连说不敢,眼神黯然,也没了与太子针锋相对的心情,同石静见礼之后匆匆离开。
「怎么你也喊他大千岁,他算什么大千岁。」干清宫门槛高,踩着花盆鞋迈起来费力,胤礽一边扶石静一边低声问她。
石静扶着胤礽手迈过门槛,借着对方身体遮挡,朝殿中努努嘴。
胤礽立刻明白过来,没再说什么,带着她径直往里走。
太子大婚第二日携太子妃到干清宫请安,并不是日常的请安,而是婚礼一部分,需要行大礼叩拜。
此时康熙皇帝早已正襟危坐,下面几步远处摆着两个明黄色蒲团。太子携太子妃在蒲团上跪下,面朝皇上行叩拜大礼。
今日太子穿了杏黄色团龙吉服袍,戴吉服冠,太子妃也是一样,齐齐跪在下面真如璧人一般,天造地设。
康熙笑着让二人起来,心中对太皇太后安排越发满意了。
等二人站起,蒲团撤下,康熙抬眼,无意间瞥见太子妃耳朵上戴着的南珠耳坠,唇角笑意更浓。
前两年,听说太子赏了毓庆宫一个得宠侍妾东珠耳坠。那侍妾不知死活,居然戴着到处招摇,让他很是不喜。
东珠是身份的象徵,宫里谁能戴谁不能戴,不管是大选还是小选,教习嬷嬷都会讲清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最烦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
太子年幼丧母,他愿意宠着太子是一回事,毓庆宫人不懂规矩,行僭越之举,是另外一回事。
本来打算小惩大诫,谁知那侍妾在御花园意外滑了脚,失了孩子,他才没有追究。
今日太子妃过来请安,明明有资格戴东珠耳坠,却只戴了南珠,显得谦顺又得体。
不愧是太皇太后带在身边,亲自教养出来的姑娘。
望着眼前儿子儿媳,康熙皇帝戴上眼镜都挑不出半点错处。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领他们去奉先殿敬告先祖,祈求祖宗保佑。
之后又去太庙祭拜了一番,回来都没耽误早朝。
流程走完之后,胤礽含笑告假,说这三日不上朝,要陪着太子妃熟悉环境,适应规矩,接受朝拜。
康熙心说,太子妃在宫里住的那几年,没少被你拐到毓庆宫去,哪里需要适应环境。至于规矩,好像是太子妃更懂规矩守规矩。
就比如说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