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各位大人体恤!下官这就去!”
宋知府赶忙道谢。
而后带着吴同知、叶县令,以及一众南阳官员,神情激动的出了衙门。
一盏茶功夫后。
县衙、府衙先后贴出公告榜。
怕百姓们不识字,还有官员特地在旁边念唱。
而后不出意外,整个南阳县城都跟着轰动了!
消息从衙门传出。
接着在各个街道、巷子里迅传播、蔓延。
猪肉铺里拿着刀的汉子兴奋到眼泪都流了出来。
坐在街边唠闲话的老婆婆猛然站起来,眼睛里是不可置信的惊喜。
有男人在院子里,抱着自家婆娘又哭又笑。
有女人在串门告知邻里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整个城市都陷入一场巨大的狂欢当中。
“真的,衙门里的老爷亲自说的!从今年秋天起,免除南阳县城所有百姓三年徭役!”
“太好了,太好了啊!”
“不仅免徭役,还免未来五年足足六成的粮税呢!”
“天呐,那今年秋收,家里能囤下不少粮食了!”
“官府的差爷们说啦,咱们南阳之所以能享受到这些政令,全因小神童崔岘作了《悯农二》。陛下得知后,深受感动,赞扬小神童诗写得好,而后褒奖咱们南阳百姓哩!”
“感谢小神童!感谢小神童啊!”
大量的百姓们,在听说此事后,纷纷神情激动的准备亲自找崔岘道谢。
他们一路打听,去了仲景巷。
但却扑了了个空。
而后得知崔家今日新店开业,于是激动的人们又赶去集市街。
不仅百姓。
宋知府等全体衙门中人,也神情激动的赶了过来。
崔岘、裴坚等人被这个阵仗吓到,纷纷后退到泥宝斋里,准备关门。
老崔氏等崔家人察觉到动静,出来张望,一个个也慌了。
哎呦我的娘!
怎地来了这么多的人呐!
再然后,崔家一大家子人,和崔岘、裴坚等七八个小子们,全都呆滞住。
便见街道上。
那群来势汹汹的人群,在瞧见崔岘以后,竟先后红着眼鞠躬道谢。
“多谢小神童!多谢小神童啊!”
“你是咱们南阳的功臣,是咱们南阳百姓的恩公啊。”
“对对,感谢小恩公!”
“你不仅帮大家除掉了赵志那个狗官,还替全南阳百姓谋福。朝廷免除了我们三年的徭役,和五年六成粮税。”
“小恩公,请受我们一拜!”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