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汤县的知县只是一介七品芝麻官,从未与京城的王公贵族打过交道。他听说公主大驾光临,连忙召唤了一群官差,准备去驿馆迎接公主。
天色将近黄昏,知县带着一群官差,穿过闹市街口,附近的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抑扬顿挫,格外洪亮。
青石板铺成的道路旁边,立着一个馄饨铺子,店主弯着腰,向着灶膛里添柴。铜炉上架着一口热锅,汤水白花花的,冒着热气,薄皮馄饨在汤水里打滚,泛起油光,饱满的馅料若隐若现。
知县停下脚步,站在了馄饨铺子的正前方。
那店主吓了一跳,连忙摆正衣冠,一边作揖,一边赔笑:「这位客官……」
知县竟然微微躬身,谦逊回礼。他就像一个偶然路过的食客,规规矩矩地走到一张竹桌旁。
竹桌的对面,有一位花容月貌的妙龄少女。这位少女的腰间配着一把长剑,与她同坐一桌的同伴们有男有女,个个板着一张脸,看起来很不好惹。
知县沉默不语,那位少女开口问他:「请问阁下尊姓大名?」
知县如实相告:「在下姓柳,名平春。」
少女随口道:「柳平春?好名字。」
柳平春注意到了她的腰间佩剑,剑鞘上竟然镌刻着纹。
柳平春欲言又止,过了好半晌,他才小声说:「请问……姑娘贵姓?」
姑娘相当坦率:「我姓高阳,名华瑶,在家中排行第四。」
华瑶还说:「你们吃过这里的馄饨吗?味道真好,价钱也便宜,这一碗馄饨,只要四文钱。」
华瑶说得,旁人听得心惊。
「高阳」乃是当今皇姓,除了皇族之外的任何人都必须避讳「高阳」二字。而且,皇族下榻驿馆,本地官员必须设宴款待,为皇族接风洗尘,万万不能让皇族沦落街头,只吃一碗四文钱的馄饨。
柳平春身边的一名官差膝盖一软,差点跪到地上。
华瑶随意道:「我初来丰汤县,人生地不熟……」
柳平春附和道:「公主殿下远道而来,不妨在本县歇息一段时日,您是新任的凉州监军,凉州与本县的风土人情也有不少相似之处。」
华瑶正色道:「柳大人言之有理。」
柳平春微微一笑:「您这声『大人』,倒要折煞小人了。」
华瑶道:「你刚满二十岁就中了举人,可见你年少有为,当得起『公子』二字。既然如此,我称呼你为『柳公子』,你意下如何?」
柳平春一时语塞。
华瑶贵为公主,竟然不摆架子。她的态度十分温和,仿佛是柳平春的平辈朋友。
柳平春猜不透华瑶的心思,只能回答:「公主殿下今日进城,下官招待不周,有失远迎,实乃下官之罪,请殿下责罚。」
华瑶道:「我临时起意,绕路来了汤丰县,你不知道也是情有可原。」
柳平春道:「公主大驾光临,下官不胜荣幸。」
这一番谈论结束,天色已晚,月光越发昏暗,街道上灯火暗淡,行人渐渐散去,店主也要收摊了。
店主看了一眼华瑶,不敢开口向她讨要饭钱。她腰间挂着一把长剑,袖口藏着一把匕首,她身边的那一群人都对她毕恭毕敬,她一定是个武功高手,甚至可能来自凉州山寨。
近几年来,凉州战火纷飞,敌国屡次侵犯边境,镇国将军从凉州各地抽调兵马,连打了几回胜仗,士气备受鼓舞。
然而,凉州的贼寇越来越猖獗,贼寇在凉州与沧州的交界之地,修建了三个寨子,俗称「三虎寨」,那地方依山傍水,易守难攻。
贼寇在凉州丶沧州境内流窜,所到之处,杀人无数,死者没有一具全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