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今日,无论拿令牌之人是谁,都代表圣上极信任此人。
小兵闻令应是,立即从腰间拿出信号弹射向空中,霎那间,一抹红烟入云霄。
数里之外,百夫长望见小兵传递的信号,这才收起手中弓箭,吩咐手下将士打开城门。
闵州知府常年练兵,故而闵州将士之间独有一套传递信息的方式,譬如在旁人手中象徵「危险」的红色信号弹,在闵州却是「安全」之意,倘若要暗示「危险」,方才去寻知府大人的小兵便会在城内烽火台升起狼烟。
与此同时,城门外的定西参军看见城墙上的闵州百夫长终于收起弓箭,不由暗舒一口长气:有惊无险,幸好有惊无险……
想到此,定西参军忍不住又悄悄看了眼镇远侯。
这人自始至终都镇定自若,倒让他真生出一丝敬佩之情,先前见镇远侯如此年轻,他还以为此人是沽名钓誉之辈呢。
厚重城门徐徐打开。
萧无衍率先策马而入,寻到方才守城的百夫长沉声下令:「骑兵入城后立即关上城门。」
百夫长不解其意。
但此人既是知府大人信任之人,那他便会听令行事,遂领命道:「是!将军!」
千骑入城,百姓避让,城门附近的商铺纷纷撤了放在街边的桌椅,只等这些骑兵都走了再将桌椅摆放出去。
叶知府赶到城门时便瞧见这样一副景象:临街茶楼酒肆的铺子窗旁挤满了看热闹的人,而铺子外面的物件则比往常都干净,只有这回入城的兵马一个挨一个地站在街道……
但即便如此,叶知府还是一眼便望见站在无数兵马之间的镇远侯,以及众人身后正在徐徐关闭的城门。
叶照少时曾随母亲去镇远侯府送过节礼,倒是认出了镇远侯。
然如今不是叙旧的时候,他急急穿过人群,来到萧无衍跟前便问:「为何要关城门?」
萧无衍闻声打量他一眼,亦认出来人——此人长相与叶晋有三分相似,不是闵州知府叶照还能是谁?
「谢峥假传圣旨,率五万谢家军西行,意欲谋逆,昨日黄昏,谢峥已率大军离开定西城。」他言简意赅,三言两语便将事情悉数告之。
叶照听罢脸上却并无讶色,反而沉叹口气道:「果真如此,数日前我得知谢长山失了青州便觉不对,这才命人严加防范,绝不放任何一个可疑之人出入闵州。」
这也是方才守城将士听见马蹄声之后反应那般迅速的原因。
萧无衍闻言看叶照的眼神便多了一丝欣赏:「敢问叶知府城中有多少兵马?闵州城外高山险峻,谢峥若想率大军去金城便只有入城这一条路,我等至少要拖他两个时辰才能等到援军。」
叶知府神色微紧:「闵州共有府兵两万,但两万府兵各守东丶西两城门,如今下官只能召集一万兵马来守东城门,恐怕难与谢家军抗衡。」
萧无衍沉声,周身气势瞬间凛冽:「足够了,只要叶知府配合,谢峥定逃不出闵州。」
叶照闻言精神亦是一振:「为国尽忠,叶某死而后已,定全力配合镇远侯。」
第113章
大结局(下……
酉初时分,夕阳西下,昏黄灿烂的光晕不过一刻便彻底消散在黄沙山石之下。于是暮色降临,满目青灰。
城门将士抬眸望了望天,在放行最后几位百姓后扬声下令:「关城门!」
谢峥麾下斥候兵分两路,一路乔装打扮扮成良民进入城内打探,一路则坐在城门外的茶摊上暗中观察,直至确认城内城外皆无异样,斥候才悄然离去,返回大军向主将禀报此事。
半个时辰后,谢峥率军兵临城下,高举圣旨令守城小兵开城门,欲率兵穿行闵州。
不料闵州的守城将士瞧见圣旨竟只道:「此等大事小人不敢做主,还请诸位等上片刻,小人这便派人去请知府大人。」
听见这话,谢峥身边副将顿时斥道:「剿灭逆贼刻不容缓,若耽误军情,尔等谁承担得起?」
然他话落,城楼上众将士却只是恭谨地抱拳行礼:「望诸位将军海涵。」
副将闻言双目一怒,正要再斥,谢峥及时出声拦住了他:「无妨,且等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