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我死遁后他疯了姜幼安 > 第130章(第2页)

第130章(第2页)

「奴并未瞧见东兴侯父子……」

姜幼安急问,然小桂子不知其中内情,只略显迷茫地摇头回话。

姜幼安又问:「那镇远侯可与你说父皇要派谁率军支援?」

小桂子仍是摇头:「禀殿下,镇远侯并未提及此事。」

姜幼安闻言反倒知晓了答案,若是他人,萧无衍不会瞒

着她,他既不提,想来那领军之人便是他了……

姜幼安心头一沉,挥散众人,握着手中医术,兀自在药殿坐了许久。

她有信心治好萧无衍身上的伤,有信心养好他的身体,让他平平安安,让他活到白发须眉,可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萧无衍如今的身子,至少要养上三五年才能重上战场。

可她……不能自私的将他留在长安。

有些事,顾么么可以任性,但姜幼安不能。

她微微仰头,望向窗外,骄阳热烈,殿外的日光越来越盛,晒得人脸颊发烫,可姜幼安眼里的光却渐渐寂灭,仿若又坠入寒冬,凛冽寒风一寸又一寸地凌迟着她的血肉。

自母后病逝她便知世事无常,哪怕再不舍,人与人之间也终要离别。

所以这些年,她再不曾与人结交,即便当初与萧伍成亲,她也一直克制着,时时提醒自己终有一日她会失去他,或是生离或是死别,尤其是在塞河镇时,她几乎将这句话刻进心底,就是不敢让自己舍不得。

可上苍怎能这样戏弄她,竟在她失而复得满心期盼与萧无衍相守时忽然给她当头棒喝……

然而这日午后,在姜幼安愁思难解之际,顾若泓竟又送进东宫一则噩耗——东兴侯父子今早称病并未上朝,西境军报呈上之际,圣上便命周统领密围东兴侯府,不想东兴侯父子竟早已逃之夭夭,并不在府内。

而此时,驻守在长安城外的谢家军则在谢家父子高举在手的圣旨和虎符之下挥旗西行。

东兴侯假传圣旨的消息,萧无衍比皇帝还要早收到一步。

镇远军驻扎之地与谢家军只隔了两个山头,五万大军铁马金戈,阵势这般大,军中守将一听到动静便派了斥候前去查探,查清楚后又派其速入长安大将军府传信。

萧无衍今日在朝上的确自请率军西下反攻西梁,可长安城兵力不足,两万镇远军丶五万谢家军丶圣上又抽调三万禁军才勉强凑足十万先行军。

整合兵力需要时间,萧无衍回府后便叫来师兄,让其留在长安听太子之命行事,又留萧陆丶叶硶在大将军府,命他们二人日后帮师兄做事。

交待完这些,他才叫来李拓等副将,命他们速速收拾行囊随他西下征讨逆贼。

镇远军斥候便是这时赶到了大将军府。

萧无衍安排完诸事,本想在大军出发前再去东宫与太子见最后一面,然而斥候所言却让他不得不止步,转而吩咐萧陆:「让李拓进宫向圣上禀报此事,事不宜迟,本侯会先率镇远军追击谢峥。」

第111章

大结局(上)

兵贵神速,萧无衍疾奔燕山率镇远军众将率先西下追击谢峥,李拓奉令入宫求见圣上禀明此事,而姜幼安收到义兄传进东宫的消息时,皇帝已命周统领协助李拓抽调五万禁军速速去支援镇远侯。

一步迟,步步迟。

黄昏,姜幼安赶来御书房向父皇请命随军西征时,周统领丶李拓及镇远军诸将已号令五万禁军挥旗西行。

皇帝亦不愿姜幼安再犯险,听见宫人上禀此事反倒松了口气,遂安抚太子道:「安安,这段时日委屈你了,如今东兴侯谋逆西逃,你自不必再困于东宫,父皇这便撤了你的禁足,明日你便去刑部视察重修律例之事如何?」

重修律法并非朝夕可成,从姜幼安提出此事至今已两月有馀,但近来棘手案件一桩接一桩的袭往刑部,是以如今的刑部尚书不过才刚刚命人整理好往年旧律及其相关判案卷宗。

姜幼安最近时常抱着燕律批注,闻言不禁无奈道:「父皇,您怎么还当儿臣是小孩儿那般哄?重修律法,事关国本,兹事体大,便是诸事顺遂,没有三年五载也修不完大燕律。」

(。)

:||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