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是听说了前几日章得象在家喝得酩酊大醉的事。
朝臣们现在很是看重最兴来。
虽然不太愿意承认,但最兴来现在在朝臣那的面子还真就比他大。
只不过赵祯也知道此处人多嘴杂,而且最兴来主意很正,未必会乖乖听话,所以将事情暂且掩下,仍旧一副宠溺模样:「好,且容你好好想上一阵。可还有什么需要的吗?」
最后一个问句对赵昕来说那就是明示了。
赵昕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我要一个老师。虽然我很聪明,但有些文章实在是佶屈聱牙,有些又流传太久,真意难辨。一个人读书,会读糊涂。」
总算预判对儿子的想法的赵祯露出个得意的笑容:「放心吧,朕已经升了宋祁为龙图阁学士,待他回京,就让他带着你读书。」
赵昕眼睛再亮:「可是小宋状元?」
「最兴来也知晓?」
「儿子本来是不知晓的,不过昨日去娘娘宫中吃点心,娘娘给我讲古来着。」
那是天圣年间的旧事了,当时宋祁与其兄宋庠同中进士,阅卷官拟定宋祁第一,宋庠第三。
不过呈交上去后,当时代掌朝政的章献太后刘娥觉得弟弟位次在哥哥之前有违伦常,于是就改定哥哥宋庠为头名状元,宋祁位次滑则是落到第十。
但朝堂民间俱知宋祁实有状元之才,所以都把宋祁叫做小宋状元。
赵昕后头还好奇地利用系统检索了一下。
结果好么,又发现一个隐藏大佬。这位将来会写出「红杏枝头春意闹」,顺利加入必背古诗词豪华大礼包,外号升级为红杏尚书。
《新唐书》也是这位和欧阳修一起主修的。
大宋朝的人物卡还真是丰富到仅需略微出手,就已经是很多朝代的全部了……
赵祯见儿子乖巧,也放下不少心,但还是叮嘱了一句:「宋学士是纯纯君子,你万不可与他争执。」
赵昕乖乖点头,懂了,学术巨佬,但政治方面不太强。
但赵祯越琢磨就越不安,尝试着问道:「要不朕再给你寻两个侍读学士?」
赵昕立刻把头摇得如同拨浪鼓一般:「不要不要。」继而做哀求状,「爹爹,你就心疼心疼最兴来吧。虽然真理是越辩越明的,但真的很累啊。」
谁家好人天天一睁眼就奔着辩论去的啊。尤其是大宋朝,喷菇又多,战斗力又强。
赵祯看到心里就有谱了。
可以等这混小子闹妖的时候再给他加侍读学士上上强度。
心情大好的赵祯继续大派送:「还有什么要求吗?赶紧提,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那爹爹就给儿子选几个年纪差不多的伴读吧。」
赵祯奇道:「谁还能有你聪明不成。」
赵昕摇头晃脑:「非也非也。正所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儿子也需要更多的角度去看问题,让人查缺补漏的。」
赵祯:严肃。
最兴来你能想到这么多老父亲很开心,但你把老父亲的词全给说完了,老父亲不高兴。
赵祯擅自加大了考题难度:「那最兴来想要什么样的伴读呢?」
赵昕即答:「两文臣之后,两武将之后,还要两个外戚子,两个宗室子。外戚子我不挑,爹爹您愿意给我谁就是谁,宗室子只要秦王后嗣。」
所谓秦王,就是太祖与太宗之弟赵光美。
赵祯忽然觉得他可以思考一下再选一批美人进宫。
最兴来还是过于全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