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昭对其他人都是举止有礼,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有一种客客气气,却又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清冷疏离。但是对这个孟文英,还是很不一样。
谢岐关注玉昭十分紧迫细致,当然很敏锐地被他看了出来,尽管她从始至终掩饰的很好。
她对于孟文英,对于他,简直就是两个极端,一个温和有礼到近乎于热情,一个则是避如蛇蝎般唯恐不及。
自己竟然被一个瞧不上眼的穷书生比了下去,谢岐从小到大哪里受过这等气。
但是他也稳得住。
越是狡黠不容易逮到的猎物,撕咬起来就越美味,他的按兵不动就越有价值。
他看中的猎物,就要一步一步丶编织一个天衣无缝的大网,让她心甘情愿地乖乖入网,等她意识到不妙的时候,早已是身在局中丶退无可退。
于是他略微施了一些小手段,让那穷书生知难而退。
书生实在软弱,竟然不战自退,没让谢岐使出多大的力气便败下阵来,这也再次加深了他对他的轻蔑之意。
最碍眼的家伙走了,谢岐于是可以全心全意地攻略起玉昭。
那个名满长安的侯门世子丶那个无数名门闺秀倾慕的谢家三郎,在那段日子里,几乎使出了所有追女郎的手段和力气,横冲直撞也好丶甜言蜜语也罢丶英雄救美也好丶甚至就连威逼利诱也用上了,只不过攻略的对象不是她们。
当初整个长安传得沸沸扬扬,都道是谢家三郎有了一个天仙一般的心上人,贵女圈的消息更是一天换一个样,可惜无人清楚,那女郎究竟是何方人物。
在这样长时间的拉锯之中,女郎终于沦陷了,那颗循规蹈矩的心开始动摇。
他终于等来了她说愿意。
谢岐一颗心狂喜,想要放声大笑,想要昭告天下,想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她王玉昭从今以后就是他的人,可惜女郎一开始就跟他说好了,她身份不便,不想成为众矢之的,此事不宜传扬。
谢岐抱得美人归,心中正是飘飘然,自然对她言听计从,尽管想要和旁人分享喜悦的一颗心压都压不住,可是他还是选择尊重她的意愿。
旁人不允,他不在乎,千难万难,只要得到了她的心,知道了她心里有他,那么再难也不成问题。
为了能够娶她为妻,他选择了替父出征。
老侯爷东征西战了半辈子,这几年的身子骨本就风雨飘摇,谢岐这阵子的执迷不悟,令他当场咳出鲜血,躺在床上一病不起。
但谢岐仍是一意孤行,更是在临行之前,向家族立下了投名状,若他此战打了胜仗,那么谁也无法阻扰他。
临别之际,他亦向玉昭许下了承诺。待他凯旋,他便亲自登门,迎娶她入门。
不是妾,不是别的,而是堂堂正正的,他的夫人。
她答应了,说等他回来。
两人在长亭下依依惜别,第二天谢岐便提上长|枪,奔赴去了千里之外的西境。
西境风沙肆虐丶气候恶劣。
更何况对面的西凉兵强马壮,早就对天朝虎视眈眈,随时随地就要爆发一场大战。
但是这些谢岐都不在意,他安之若素地待在西境这不毛之地,励精图治丶厉兵秣马。
他那时弱冠之年,又惹怒了老侯爷,在军中几乎无人服气,每做一件事都受人掣肘,那段日子实在艰难,好在他还是一一挺过来了。
只要想着她的恬静笑颜,整颗心都是暖的,伴他度过这无尽寒夜。
后面谢岐在军中逐渐树立起了威望,行事作风愈加得心应手,一边铁面无私地统筹着百万兵马,指挥若定,一边心里时刻盼着早日结束这战乱,回去见那朝思暮想的女郎。
可惜,与西凉还未打仗,长安便先掀起了兵乱。
先帝突发恶疾,龙驭归天,三王乱随之爆发,陇西军也趁机叛乱,皇权崩塌丶民不聊生,士族沦为一团散沙。
谢家作为长安士族之首,首当其冲,遭受了灭顶之灾,谢岐心急如焚,却也无暇顾及,因为西凉眼看着时机已到,趁机挥师南下了。
西凉在西境与谢家军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场战乱足足持续了一年半,等到谢岐终于千辛万苦丶彻底歼灭了西凉之地后,却传来了从长安传来的几个噩耗。
一是他的父亲谢老侯爷,为了护住谢家满门,三个月前便在暴乱中死去;二姐谢泠芝在宫变之中被皇后夺权,幽禁于广陵宫中,生死不明。
最后一个,便是玉昭最终还是嫁给了旁人,就是那个寒门书生孟文英。
谢岐难以置信丶心碎若冰,重伤之下气急攻心,生生在床上昏迷了三天三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