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要在哪里磨成面呢?
俞有钱知道,赵家村往里走,崖底下有一间水磨坊,把麦子淘干净拉到那去磨成面,村里人吃面都去那个磨坊。
「刚出来的新麦是不好吃的,不劲道,得放上三个月,三月不是没蒸成面皮,明天赶集去买精白面回来做一个试试。」马三面笑着说,「多买点,再做一顿臊子面。」
俞有钱早早把面买回来,中午就跟着顾大安去红川买猪。
村民养了三五个月的猪,顾大安买回来自己再往大养,等价钱好,就杀了卖肉,碰到大猪直接杀了卖肉。
这半年借着卖卤肉,顾家赚了好几倍的钱,平均两天杀一次猪,猪头猪杂猪蹄卖卤肉,剩下的好肉卖好价。
一斤五花肉大概能出七两熟肉,猪头内脏便宜,俞有花还跟相熟的屠户买进一些,洗干净做成肉夹馍往出卖。
平均下来,一天要卖出去一百个肉夹馍,一个月有四两多。
「今年乡邻养的鸡鸭多,你什么时候开始收?」
顾大安把老岳父看不透,避风头,这都避了两月,就一点都不着急吗?钱还挣不挣,后院还修不修呢!
「怎么也要等八月天冷,现在烧鸡做了也放不住。」俞有钱不说家里不放话,他不敢弄。
老头老太攒着劲考虑的长远,可大哥不争气,侄子们又没长起来,这日子还得继续。
「你就不怕鸡鸭被人收走?」
「那我是真不怕。收呗,收的越多越好。」俞有钱笑着说,他不收意味着自己没下本,市场好坏就跟他没关系。
真无所谓。
「我一天挣的钱多了,都害怕呢!」顾大安自言自语,家里吃的用的突然变好,他们两口子都不习惯,何况四个打小苦日子过来的孩子。
「你有一技傍身,到哪都吃喝不愁。你看看西街有没有铺面买一个到死攥在手里,卖生肉带卖熟食,四个儿子怎么也养大了。以后娶什么样的媳妇,是外甥他们自己的事。」姐夫人好,俞有钱说了掏心窝的实话。
「听你的,我回去砸锅卖铁也要买个铺面。」顾大安想着是这个道理,有个铺面经营,也算置产,不亏。
「这还差不多。」
进了村,顾大安去找猪经济看猪,俞有钱把自己带来的针头线脑从背篓里拿出来。
白水县进来的针和线拿到村里很向手,还有女孩的头花,发油,点点大蛤蜊壳装的面霜,也向卖。
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筷子缠麦芽糖,一筷子一文钱,一罐一斤的麦芽糖要赚一半利钱。
「针两文钱一个随便挑,糖棒棒一个一文,头花发油面霜八文一个。」俞有钱边吆喝边大树下乘凉等买主。
昨天下午出发今早才到村里,两个人搭伙就走得远些。
「大叔,一个糖棒棒!」
「大哥,五文钱三根针卖不卖!」
「大哥,这对头花多少钱!」
不会儿来了一堆妇女稚童把俞有钱围了起来,问东问西,要什么的都有。
两刻钟左右,顾大安很快收了两头猪,拉着板车吆喝着往回走,俞有钱背着差点卖空的背篓,两个人一样着急,争取晚上回到白水镇。
「这个村公鸡一只35文,母鸡只要28文。说天热不下蛋,母鸡还能便宜点。」
「再便宜也不能收。」俞有钱笑着说,可能是受父母多年的影响,他渐渐的也长了野心。
顾大安有些惊讶,回去就把这些话和现在眼里只有钱的俞有花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