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娘。」李二娘笑着答应,看到跟在婆婆身边的小俞荷,忙道:「娘,是不是俞荷馋面条了。」
「不是,俞荷是个懂事的孩子,惦记着大家一起吃白面呢。再说就一顿饭,我还是舍得的。」
马三面笑着道,「炒一盘青菜,一盘辣椒和韭菜,臊子里打上五个鸡蛋,下些木耳,黄花菜,等会儿我划船去镇上看看还有没有豆腐,买点豆腐,五色入五脏,正好补一补。」
这些菜再加上坛子肉用荤油烩一锅臊子菜,浇在干拌的面条上,最后倒入滚烫的油,泼香辣椒和蒜蓉,别提有多好吃,哧溜,俞荷的口水下来了。
马三面和李二娘都看到小小人咽口水,背过身去偷笑,小孩子馋好吃的,大人也馋。
马三面想,老大不考科举就不考了吧,都考了十来年,读书考举花费大,家里人又多,消耗也大,虽然比下有馀,但日子一年到头都过得紧巴巴。
屋里,赵娟推推旁边正呼呼大睡的老三俞有钱,提醒道:「有钱,赶紧起来去黄豆地里拔草,老太太晚上给咱改善伙食吃白面呢。」
「听见了。」俞有钱砸吧嘴,眯着眼睛感叹,老话说的好,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他们家正好相反,老太太疼老大,更疼小孙女,他家龙龙想吃面,都要俞荷喂一口呢!
想想都心酸,家里原本有十五亩水田,两亩打柴的山林,因为江水改道,十五亩水田现在只剩下十亩水稻,五亩旱地黄豆,也是今年第一次种,这以后的伙食没准儿更差。
想到此,俞有钱一骨碌床上爬起来,光着膀子冲出屋,对躲太阳的马三面说:「娘,那五亩黄豆地,我们今年也种冬麦吧!」
「种,你们勤快点,等八月收了黄豆,都种冬麦。」
「娘,我啥时候不勤快了!」俞有钱看到小侄女厨房出来,傻笑着回屋穿上衣。
「个蠢货!」马三面低声骂道,扭头正对上小孙女圆溜溜的眼睛,吓了一跳。
第3章
咋就这两三天,怎么把小孙女饿出了一双亮晶晶会说话的大眼睛!
再看,三头身的小身板也没见瘦。马三面压着自己的暴脾气,问道:「咋了?」
俞荷一点也不怕面色凶凶的阿奶,笑着提要求,「阿奶,你什么时候去买豆腐,去晚了唐家外公就没有豆腐了。阿奶,你带上我呗。」
俞荷说着上来就拽阿奶的衣襟。
「别拽我。问你娘去!」衣裳边都要拽长了。
「谢谢阿奶!」俞荷哒哒哒跑进厨房问李二娘要装豆腐的家什。
「给你阿奶说,下午的豆腐少买点,这天气放不住,晚上吃一顿,明天早上就酸了。」李二娘给俞荷一个大碗,能装两三斤豆腐。
「是是是,听娘和阿奶的。」
俞荷小心翼翼的抱着大碗厨房出来,见阿爷肩膀上扛着木船和划船的木浆,阿奶盘着黑帕子将头发裹的严严实实,脚上换了一双绣花鞋。
「老大家的,我带俞荷去镇上买豆腐了。很快回来。」马三面接过俞荷手里的大碗,一手牵住人,朝厨房喊道。
「娘,我知道了。等下我们都去地里。」李二娘的声音从厨房里传出来。
俞荷小跑才能跟上自家阿奶和阿爷的步伐,一双眼睛东张西望,怎么
都看不够。
俞家住在俞家村的东头,走过整个村子到村头的简易码头,再划船走二里水路就到白水镇,也到了白水江主干。
白水江接通南北是条运河,北方的麦子从北而下到南方富庶之地卖上高价,南方的水稻可以北上运到北方各省物以稀为贵,南来北往的商人闻风而来,渐渐地形成了一个比县城都大的白水镇。
白水镇整个镇沿白水江而建,因为水路发达,白水江两岸船家丶酒肆丶食铺丶杂货店铺林立。
俞荷乖乖坐在小木船中央靠头的小凳子上,看阿奶熟练的摇船,看两岸绿油油的稻田,看江边茂盛的芦苇丛和菖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