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和邪神谈恋爱 > 第64章(第2页)

第64章(第2页)

天璇一记眼刀飞去,将她馀下话语堵在喉咙。

郑锦珠静静听着,笑容有些悲伤:「无论是男主外女主内,还是收继婚,也都是国情和求存所需。沪南这块地,却是因朝代更迭频繁,男儿们总在战场失意……」

这块地,南北两千里丶东西一千里,说大不大丶说小不小。两三百年间,同为大翊邻邦,荣国向南扩张逾一倍,沪南换了四个朝代。

常年战乱的生活持续了近三百年,虽因土地富庶,食能果腹丶衣能蔽体,却看不到任何希望。于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颓靡之风在沪南盛行。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舜英觑见郑锦珠神色,不禁扼腕叹息,「这样的富庶繁华地,养得出满川烟柳丶燕啭莺啼,养得出文人清客丶风流雅士,养得出七窍玲珑丶勾心斗角的朝臣,却养不出几个血性男儿。」

「自然是,养得出」,郑锦珠笑容更盛,眼眶微红,「只是,那些有血性的男儿,全都死在了蝇营狗苟的倾轧,死在了改朝换代的兵乱,死在了保家卫国的战场。」

六十一年前,沪成王郑邕为暘国名将,奉命讨伐逆贼侯万固,发展壮大后废暘敬王杨晋安,自立为王,改国号「沪」。

沪成王上位后,励精图治,一统混乱的沪南四州十郡,又跨过长流川往北扩张,却遇上强硬的翊威王,在班师回朝的路上郁郁而终。

五十三年前,沪宣王郑廷勖灵前即位,移风易俗丶厉兵秣马,在位十七年,西征蛮疆,跨过九霄山脉,将国境线往西推进四百里,得良田百万顷。

水陆合军多次攻打江城丶维阳等临江城池,最危急时,沪国水师甚至从长济渠一路打到了洛京和商都,逼得翊威王丶庄王两代君主斥巨资加练出两万水师。

三十六年前,沪惠王郑载秀即位,惠王柔质慈民,在位十年,不兴战事丶歌舞升平,军政大权逐渐分给太尉郭越丶丞相孔兆维。

惠王嫡子郑尧嘉,谥号沪怀王,世称郑后主。孔王后所出,禀性柔善,总角之年便被立为太子。惠王灵前,叔侄争权,郑尧嘉被权臣郭丶孔二人及其叔父郑载文推上王位。

拥立沪怀王的郑载文,便是沪国夫人郑锦珠之父。

二十四年前,翊昭王即位不到一年,尚未完全接收南方军权,郑载文为新王立威,发兵十五万攻占江城及周边二十县,继续深入受到了顽固抵抗,战况胶着。翊昭王割地求和,送美女财帛无数。

岂料,仅仅过了三年,权臣郭越再度命人率十万虎威军跨过长流川,从东线攻入,一马平川,短短三月就打到了龙城下。

这一次,沪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反扑。

龙城之中,翊昭王从朔北调来的一万铁骑丶五万轻骑严阵以待,趁沪军久攻不下军心涣散时,佯作败走丶迅速从后路包抄,断了沪军的粮草供给。沪军突围奔逃,到了长流川边仅剩五万。

同时,翊将贺浮白领兵攻打被沪军侵占的二十城,不到一月便将驻军赶回了长流川,并乘胜追击,率三万水师肃清长流川江面,片帆难渡。

翊昭王早有准备,将所有靠近长流川较大渡口的城池坚壁清野,羁留翊国的沪军找不到一粒米丶一寸丝,支撑不住齐齐投降。

征和四年冬,沪怀王递交国书求和。

「都以为这是两国多年交战的结束……」舜英叹气,「却未曾想,对于沪国,倾覆之祸才刚刚开始。」

车身震了几下,缓缓停住了,前方传来卫兵的声音——「各位贵人,到维阳了。」

「天色已晚,咱们不如先在此住下」,舜英请示道,「稍作休整再从西津渡过江,娘娘与六殿下意下如何?」

第52章无处不相逢

维阳城是翊国几大商贸重地之一,坐拥翊国境内长流川第二大渡口——西津渡。

大翊自开国以来,士农工商百花齐放,为支持贸易繁荣,特划维阳为「屿城」,同为「屿城」的,还有与维阳隔长流川相望的宜邑城。

在屿城,无论来自哪个国家丶海外还是海内,无需路引符节,皆可在此地落脚。当然,从屿城通往国境别处的所有道路,皆有重兵把守。

于是,这里汇聚了来自京畿丶朔北丶沪南丶荣国丶西羌甚至海外等各方的客商,商贸兴盛了几百年,各地风俗在此交汇碰撞,酝酿出几样寻欢的特色——茶酒丶豪赌丶雏妓丶乐舞。

(。)

:||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