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余辉》数据依旧在以不可挡之势继续升高。
但有关于《余辉》的负面新闻也铺天盖地而来。
有职业影评人批评导演太过炫技,氛围渲染太过。
有人批评剧情平淡,人物感情太过内敛。
有人批评演员没有演技,龙套演员撑不起主角。
各种各样的负面评价层出不穷,接踵而至。
这其中最被人诟病的就是主演陆晓的演技。
其次就是编剧,认为编剧根本就不会写人物,不会写故事。
盛明月盛大总裁的废物赘婿再次被提及。
人们或许不记得具体是怎么回事,但提及最多的结论却留在了大家的心底。
提到薛怀瑾这个名字,便会下意识不喜。
路人都被纷纷勾起了记忆。
这一次,比之没有上映之前那次的声势更加浩大。
——薛怀瑾到底是谁啊?到底是废物还是天才?
——我不在乎薛怀瑾到底是废物还是天才,我只要薛怀瑾还我们网络一片晴空!
——《余辉》不是陈导的冲奖大剧吗?难道这回竟然出烂片了?看过的出来说话!
《余辉》的话题再次被刷屏。
话题被刷起来以后,一份份拿《影》和《余辉》对比的帖子冒了出来。
当然了,全部都是踩《余辉》,捧《影》的。
一时间,网络上《余辉》是烂片的喊声震天。
而《影》被誉为今年最有可能拿奖的片子。
还说周行有可能抱回今年第二个影帝奖杯!
《影》的数据开始极攀升。
不少人被吸引进了影院。
但出乎预料的,却是收获了骂声一片。
只是那些骂声并没有被大家看到。
大家只看到《影》疯长的数据,和暴涨的卖座率。
然后不停有人被数据吸引进入了放映《影》影厅。
《余晖》则从爆火变得无人问津。
第三天,《余辉》的卖座率降到陈导所有片子的历史最低。
不少人都在嘲笑,陈导老了,终于开始出烂片了。
对此,《余辉》剧组一直都保持着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