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没有天堑庇护,他们这五万兵马在云州也守不了多久,所以并没有完全以楚国的政策来治理云州,只是让云州百姓知道,楚国皇帝和楚军是为百姓考虑的,切实是为大家好的。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有了这个基础,以后收复云州起来就会更为容易。
趁着金国大军未至,商无咎率军又攻下了云州附近的几个县,消灭了金人的地方驻军,收缴了大量战马。待到金国大军快到云州时,他们又慢慢退回到雁门关内。
有内长城做庇护,金兵难以攻破雁门关。他们只需要死守雁门关即可。
而就在金人将有生力量调往西京的时候,墨从风也抓住了机会,率大军打下了顺州和檀州,这两地只有两万守军,又无后援及时增援,墨从风速战速决,快速将两州拿下了。
至此,内长城以南的土地总算都被收复了回来。
这恰是商无咎和项昀一起商议好的策略,与墨从风完美配合,成功收复了失地。
待金国皇帝反应过来时,为时已晚,云州是抢回来了,可地理位置更为重要的顺州和檀州却丢了,以后想要南下攻打楚国,就必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金国丢了土地,王子重伤,国内子民正在闹饥荒,将士损失惨重,桩桩件件,压得金国皇帝完颜晟气急攻心,一下子就病倒了。
金国皇帝一病,金国权力高层便开始躁动不安起来,原本还一致对外的心思全都集中到了东京,就连身受重伤的完颜保也拼命往东京赶,生怕错过了皇帝的立储。
收到项昀信函的西夏国主李玎和固安王李仲凌一商量,虽然他们目前国力羸弱,并不是打仗的好时机,但楚国求援,他们自己的饭碗又被楚国拿捏着,怎么也得意思一下,象征性地出个兵,以表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于是李仲凌亲自率兵马,向东出兵云州,结果他们这一路过来势如破竹,根本没受到多少阻力,直至攻下西京,都没遭到金兵多少抵抗,这给李仲凌都有些整不会了。
李仲凌从云州官员口中得知,不久前楚军攻破过云州,在云州停留了月余,后来金国大军来了,他们又退回雁门关了。再问金国大军去了哪儿,云州官员就不知道了,这不是他们能知道的内幕。
李仲凌稍加分析,猜到可能是金国皇帝出了什么意外。他也没继续往东打过去,而是来到雁门关,叩开了雁门关的城门,跟商无咎会合。
商无咎没想到西夏这个盟友还真能处,让出兵还真出兵,他和李仲凌将情报一交换,猜到是金国内部出了大问题。
商无咎难抑兴奋道:“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王爷愿不愿意与我联手,一起帮我们把幽云十六州的其他各州收复回来?”
李仲凌问道:“你有多少兵马?”
商无咎道:“我手头现有五万兵马,还可从并州再调集五万兵马来。王爷有多少兵马?”
李仲凌道:“我只带了一万骑兵。”
商无咎道:“十一万兵马,其中有两万多骑兵,我认为可以一搏。”
李仲凌并不乐观:“粮草呢?我的人马可就只带了数日粮草,连回去的粮草都不够。”@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商无咎沉默下来,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因为冀州是主战场,粮草基本都是供应冀州的,并州这边本来也只是打支援。今年,不,应该说是去年了,去年洪灾歉收,西夏干旱也缺粮草,国库早已经不起这样的消耗,还需从民间购粮才能勉强支撑,况且冬天还远未过去,西夏还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自给自足。
商无咎叹息道:“可是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金人遭受天灾,如今内部也不太平,是最好夺回幽云十六州的机会。”
“我理解将军的想法,但我们也有天灾这样的困难。”李仲凌道。
商无咎叹息道:“说的也是!那便算了。”过几年准备充分了再去收拾金国吧,希望他们这次内乱久一点,多内耗一段时间。
李仲凌道:“那我们也就不再前行了,准备退回去。云州已经攻下,你们若是觉得有能力接手,不妨先接手。等金兵来了再退不迟。希望将军再给我们提供数日粮草,以便我们能顺利回到大夏。”
商无咎自然没办法拒绝,叫人来帮忙打仗,当然得出粮草。他命人点足粮草,送给了李仲凌。
商无咎道:“感谢王爷前来支援,日后可能还会麻烦王爷帮忙,请王爷不要拒绝。”
李仲凌看了商无咎一眼,道:“如若没有意外,本王自当愿意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