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永昌郡的消息,送到朱由检手上的,还有另外一封急报!
云南土司之乱尚未完全平复,贵州那边也乱了起来。
五月的时候,永宁土司和乌撒土司因为争夺田地打起来了,当地卫所前去调和,也不知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还是处理得不公平,两家调转枪头将卫所给砸了。
明末时期各土司地界的卫所本就崩坏,哪里是这些土民的对手,不光卫所被砸了,卫所下属田地也被他们两家给分了。
两家人或许也知道事情闹得比较大,朝廷必定要追责,索性联合了乌蒙、水西两族一起反了。
兵部尚书卢象升看到这份奏报后,也是气得不行,“陛下,得赶紧让川蜀先行兵,不然怕是滇黔及周边几百家土司,都要跟着反了!”
“川蜀不行,张献忠在川蜀!”朱由检揉了揉眉心,况且川蜀也有土司,保不齐蠢蠢欲动,等官兵一走就反了。
“建斗,朕能依靠的,唯有你了!”朱由检想了片刻之后看向卢象升,脸上满是愁绪。
三边、蓟辽这些兵马是不能动的,原属于建奴的州城刚夺回来,还得备着他们反抗或者反扑。
西南的明军又不堪一击,甚至同土司同流合污,也不能倚靠他们。
眼下战事已经结束,卢象升便可动身了,还有勇卫营
“陛下是让臣去?”卢象升倒不是不愿意,他为朝廷将领,自是哪里需要往哪里去,可他们此时在山海关,去西南得多久路途,怕是到了永宁府,整个贵州都要被土司占了吧!
“对,还有勇卫营,”朱由检招来勇卫营黄得功,吩咐道:“你听卢尚书调度,同去贵州,定要将叛乱平息,至于如何去。。。”
朱由检看向卢象升道:“走水路!”
自蓬莱登船日夜不停赶赴福建,自福建沿闽江入黔,虽然会绕一些路,但却是最快的路线。
“朕会通知京师,粮草同火器会沿运河自杭州港出!”朱由检又道。
“是,臣这就去准备!”卢象升也没了疑问,知道事情紧急,领了旨意立即带着天雄军朝登莱奔驰而去。
“尽快返京!”
朱由检自沈阳启程返京,此次亲征,算算日子也有一年,这期间也就最初几个月奏本送得勤快些,到后面便少了许多,想来烺儿在几位阁臣辅助下,监国还算顺利。
只是心情仍旧沉重,西南土司问题可不比建奴简单啊!
历史说到改土归流,为人所熟知的便是清初自康熙至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政策,彼时大清实力强盛,可实行此政策时也是艰难,别说眼下这个时候了。
明末于改土归流作出功绩的是朱燮元,他提出了一种渐进式的改流思想。
朱燮元是万历年间进士,天启元年受命征讨奢安之乱,至崇祯十年抵定西南,累加至兵部尚书兼督贵州、云南、广西诸军务,赐尚方宝剑。
只可惜,朱由检刚穿来那会儿他就病逝了,要不然,西南土司的问题没有比他更适合的人选了。
明朝尤其是明末并不是改流最好的时期,因为土司势力尚且强盛,而朝廷力有不逮,所以,明朝改流最好时机便是土官叛乱和绝嗣。
叛乱便可顺势出兵剿杀,名正言顺,也不会引起其他土司的反感。
绝嗣,便是因为大明律法有说,土司绝嗣便不再分封土官,改流官知州顺理成章。
除此以外要改流,朱燮元想的便是逐步削弱土司实力,其中一个重要举措便是分土士官,也就是裂其疆土以分授,给到诸土目以及有功汉人。
这一政策也被清初官员谷应泰称为是“推恩令”之精髓。
分土士官此举虽然在最后仍旧因为水西土司反抗而未能成功,但也在极大程度上削弱了土司,给后面改流奠定了一定基础。
眼下这些土司叛乱的确是给了朱由检改流的机会,但叛得太多,也是个难题。
自山海关回北京这一路上,朱由检的眉头就没有舒展过,脑中想的不是如何治理辽东,便是想着如何平息土司之乱。
洛养性在旁边跟着,觉得皇帝这完全不是凯旋,就跟打了败仗似的。
回到京师的时候已近夏初,晚香玉的香味透过车帘传入鼻中,城门口,朱慈烺领着三品以上朝臣已是恭候多时,他们这一年也是不好过,尤其是朱慈烺。
身为太子的他,不仅忧心父亲在辽东的安全,在政事上也丝毫不敢放松警惕。